9月8日,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華中科技大學舉行“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揭牌暨共建簽約儀式。雙方單位表示,將以共建為契機,通過國際合作、人才引進、協同創新、成果孵化、戰略咨詢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武漢微電子產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研發力量,推動武漢盡快建成代表國家影響力、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萬勇,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副主任閻忠寧,華中科技大學校黨委書記路鋼、校長丁烈云、常務副校長段獻忠、副校長駱清銘、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馬小潔、總會計師湛毅青等出席儀式。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理事會組成單位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美國Synopsys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武漢天馬微電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團烽火微電子和聯發科軟件(武漢)有限公司等7家微電子企業單位參加了儀式。
會上,東湖高新區、華中科技大學領導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建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和推進武漢微電子產業發展全面合作協議》。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美國Synopsys科技(武漢)有限公司負責人分別與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負責人簽訂了共建微電子學院合作協議。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及華中科技大學領導共同為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揭牌。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和華中科技大學領導表示,將以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建設和一批微電子重大產業化基地建設為牽引,推動微電子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合作,推動光谷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提升武漢微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根據東湖高新區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共建協議及學院理事單位合作協議,共建合作方將共同推動三大建設項目。一是支持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建成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其中包括加緊培養高端緊缺人才、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探索“一院多區”培養模式等;二是共建武漢國際微電子高端人才創新創業中心,共建方共同推動設立“創芯學者百人計劃”、“武芯創業百人計劃”,形成創新創業人才聚集的良好態勢;三是共建武漢微電子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動微電子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重點建設先進存儲器協同創新中心、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產業孵化中心和微電子產業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一批機構。
據悉,華中科技大學已擁有比較雄厚的微電子學科基礎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擁有2位雙聘院士領銜的優秀人才隊伍,教授、副教授78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名,國家杰基、優青、長江學者等5名,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7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入選者18人。依托“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這一國家重點學科方向,學校已經建設了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子封裝技術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微電子學科相關7個碩士點、5個博士點和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將依托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等單位,并整合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武漢)、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武漢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智慧城市研究院及武漢新芯-華中科技大學存儲器聯合研發中心、華中科技大學-Synopsys ARC處理器聯合培訓中心等研究平臺進行建設。2015年7月,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已經獲教育部、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和外專局等六部門批準,積極籌建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
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負責人表示,學院將按照“國際視野、拔尖示范、協同育人、自主創芯、服務地方”的思路,積極探索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產業急需的高端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發展初步規劃,將通過博士、碩士、本科培養及工程博士、工程碩士、國際聯合培訓等方式,每年面向武漢市培養2000多名微電子產業設計、工藝開發、封裝測試等研發工程技術人才。學院已經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東北大學、法國南巴黎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和新加坡數據存儲研究院等在微電子工程、存儲領域等建立了國際教育合作關系。
上一篇 : 沒有了! ; 下一篇: 2015全球芯片市場陷入衰退或出現負增長